2006年10月26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省消协:请你谨慎购卡
姚芃

  “目前,我国的预付式代币消费卡(券)处于一种禁而不止、无序发行的状态,违法者得利、守法者受损、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。”浙江省消协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,浙江省消协联合省工商局、省经贸委等有关部门,日前召开了一次专门的研讨会,建议加强预付式消费卡市场准入管理。
 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,预付式消费代币卡(券)从其在市场上出现之日起,便有颇多争议。尽管我国银行法、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明文规定: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、发售代币票券,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。”但目前各种类型的代币卡券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除了商业零售行业发行的代币购物卡(券),其它诸如电信、网络、集邮、公交、出租车、娱乐、保健、旅游、美发美容、洗染等服务行业也纷纷发售各种代币卡(券)。由此而引发的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。有反映发卡商家卷款逃跑的,卡(券)到期作废余额不退的,使用卡(券)消费被限制选择范围的,购卡时的承诺不兑现的等等。
  浙江省消协针对预付式消费卡(券)进行的问卷调查也显示,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,消费者使用预付式消费卡(券)进行消费主要存在着以下风险:1、中止消费退款难;2、信誉质量保证难;3、虚假承诺兑现难;4、企业变更履约难;5、携款逃逸追偿难。
  为此,浙江省消协曾专门发布消费警示,提醒消费者注意其中风险,谨慎购卡。但是,仅靠消费者谨慎是远远不够的。社会各界对于代币卡(券)是“禁”是“放”,莫衷一是。
  预付式代币消费卡(券)涉及到千家万户,目前这种法律缺失,监管不力的状态极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浙江省消协建议,针对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制定专门法规,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;全面建立对预付式消费票证发行机构的登记、申报制度,强化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,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制裁;明确发行机构所应承担的义务,对于票证、卡片上必须载明的事项作出规定,严禁以不平等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利益;对已收取的预付款项进行严格管理,对于部分资金采取保全措施,防止因经营者抽逃资金或破产等原因,使消费者权益受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代币消费有5大风险:
  1、中止消费退款难
  2、信誉质量保证难
  3、虚假承诺兑现难
  4、企业变更履约难
  5、携款逃逸追偿难